最近,国家连续出台了遏制高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的政策。从“国四条”,到二手房交易的“2改5”,从对土地出让的严格规定,再到刚刚发布的“国十一条”,无不显示出国家对遏制高房价、抑制投机性购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那么在新政频出的背景下,作为省会房地产市场重要指标的二手交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与去年过热的市场相比,今年的二手房市场是萎靡不振,还是再现辉煌? 现实 由热转冷就在一线之间 也许人们对去年年末省会二手房交易火爆的场景还记忆犹新。 人们争赶政策末班车无疑形成了二手房交易的井喷现象。有关方面提供的情况显示,去年12月份石市市区二手房成交量达3935户,是平时的2倍多;而其中,国家公布二手房交易新政后的2009年12月10-31日,成交量达3124户。从整体上看,去年以来,石家庄市区二手房交易一直比较活跃,每月的成交量都在2000套左右,而12月份为二手房历史以来月成交量最高的一个月。 那么进入2010后,那种二手房交易热闹的场面不见了。记者从多家中介公司了解到,原来的门庭若市如今已是门可罗雀。二手房市进入“冬眠期”。记者走访发现,1日起,实行了一年的二手房营业税优惠正式终结,二手房市场重新回归冷清。省城各大房产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显示,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观望、胶着,成了市场的主要表情。“元旦生意冷清,在意料之中,但是几天一共才接到几个电话、1个看房客,成交量为零,却大大出乎意料。”一家房产中介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走访发现,这种情况并不只存在于一家中介,元旦假期,二手房买卖市场观望氛围较为浓郁,从大多数中介记录的数据显示,每天带看量为三四组,与去年12月相比,差距很大,仅为平日带看量的五分之一。 机遇 政策调整后仍然存在 二手房市场目前的冬眠现象,对于整个房地产中介市场是不是一个打击呢?那些曾经沧海的中介公司该怎样应对国家一连串政策调整后的市场变局呢?正大房地产中介的苏绍清总经理认为,虽然国家出台的一些新政策,特别是“2改5 ”和二次房贷首付不低于40%的要求,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交易积极性。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省会目前每年300多万平方米的新房供应量,无疑为整个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尽管投机、投资性购房占到了整个交易量的15%左右,但仍不能影响到整个中介市场的大局。 一直从事二手房交易的邻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董玉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两年,因三年大变样拆迁,致使很多房地产中介的门脸儿都拆了。现在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步伐加快了。又有很多新的门脸建起来了,这对今后方便二手交易是件大好事。现在看来,好象二手房交易不如前些日子了,但要看到整个二手房中介的发展,比如一家中介公司去年10月才开始干,现在已经发展到17家店了,这说明老百姓买房是需要中介市场的。“我对今年二手房市场仍然有信心。”她说。 对策 提高诚信服务度是关键 在国家新政策之下的中介机构应该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在更好服务中赢得更多的市场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问题也正在越来越引起各大中介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 和平房地产投资顾问公司的潘昕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中介公司的二手房交易量下降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这给了我们一个缓冲期,能够让我们对进一步做好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对购买二手交易人群的定位,一般讲是进城务工人员,刚毕业的学生和一些具有改善性需求的人是主要人群,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他们做好工作。 国大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赵二田则认为,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省会房地产中介和二手房交易的影响是有的。也许1至2月的交易量会下降,但要看到三年大变样对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看到城市向500万人口大城市进军的住房需求,看到各大中介公司经营模式的成熟,所以说,中介的活儿还是大有干头的。眼下,我们更应着重练好内功,要从简单的一买一卖,向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住房解决方案的方向去努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向客户系统详细地介绍房源,提高服务的诚信度和客户满意度。 担忧 恶性竞争会抬头吗 不过也有人担忧,在时下市场如此大起大落的情况下,一些中介机构之间为争夺客户而进行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比如,应该在1万多元的单子,现在因为竞争800元就有人做的现象已时有发生。对此,正大中介的苏绍清总经理呼吁,作为行业竞争是正常的,但不要打破行业规则去谋利。这样对整个中介市场的发展和二手房交易的繁荣都是不利的。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省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春节前后将对此进行专题研讨,以拿出解决方案。 “在楼市新政不断推出的情况下,正确看待中介机构的作用,冷静分析一下二手房市场的走势与变局,对于做好今年的二手房交易无疑是有好处的。”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水源在不久前举行的石家庄品牌房产中介行业峰会所说的这番话,道出了与会者的共同心声。他认为,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在与导向的同时,明确二手房市场搞活了整个房地产市场才会健康发展的理念。二手房和一手房缺一不可。
|